党建引领“新风尚”,垃圾分类让社区“靓”起来
垃圾分类事关群众生活环境
是市民身边的“关键小事”
各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
狠抓重点、整体推进
与疫情防控有机结合
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新时尚
东城区龙潭街道光明社区
党建引领新风尚 垃圾分类聚力量
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广泛发动辖区小巷管家、物业骨干、居民志愿者加入垃圾分类队伍中。社区小巷管家团队主动认领1处站点,引导居民有序投放垃圾,并认真记录值守中发现的问题,及时分析原因,寻找可行的解决办法,例如,对于垃圾站点和桶盖脏的问题,小巷管家们集思广益,利用闲置的绳子和滑轮,亲手制作成拉环装置连接在垃圾桶盖上,居民只需拉下手环就能打开垃圾桶盖,有效解决扔垃圾不卫生问题。
充分发挥党建协调委员会载体作用。进一步压实辖区单位、物业公司等在垃圾分类中的管理主体责任,强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职责,将垃圾分类工作列为党建共建的重要项目之一,推动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。目前,辖区内绿景苑物业、北京第五十中学、龙潭派出所、德必龙潭等多家单位已参与认领分类站点。
与社会组织合作,推进垃圾分类专业化。针对社区建设年代较远、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,引进专业社会组织,着力打造“垃圾分类我先行—光明社区楼门长培力工坊”项目,采用社区动员、社区宣传、社区倡导、榜样示范等方式,宣传弘扬垃圾分类相关环保知识、培训提升现有社区楼门长队伍的凝聚力,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打造小区内垃圾分类硬件设施试点,通过居民议事协商制定居民实施垃圾分类公约内容,营造社区绿色环保氛围,提升居民环保意识,打造光明垃圾分类试点楼宇。
昌平区霍营街道
“四发动、四到位”推动垃圾分类工作
党建引领、四层发动,积极做好社会动员。在街道层面,用好“吹哨报到”“接诉即办”工作机制,瞄准群众关心、关切问题,加强部门协同、查找问题、补齐短板。在社区层面,依托社区“五方共建”工作机制,发动社区“两委”干部、物业公司、社会组织、业委会等各方力量,共商共议,统筹协调解决辖区环境治理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。在楼门层面,利用片区议事会和“双服务四签到”工作机制,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志愿服务,迅速实现宣传覆盖和工作覆盖,将垃圾分类家喻户晓。在居民层面,通过党员联系户、居民代表联系群众和“霍营管家”志愿服务机制,发动社区全要素参与,引导和督促社区居民自觉主动分类、正确分类投放,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。
多方参与、四个到位,抓实垃圾分类工作。源头分类到位。党员干部带头示范,开展爱国卫生月、环境治理等活动,引导和督促居民实施垃圾分类,推动垃圾源头减量。桶站建设到位。购置分类垃圾桶400只,更新标准垃圾桶2963个,桶前值守人员随时对垃圾桶站进行清洗,辖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。分类指导到位。发挥片区议事会和“双服务四签到”机制作用,发动志愿者、党员、“霍营管家”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和指导,抓好桶前值守培训,通过定岗定责、“定时定点”投放,规范居民垃圾分类行为。及时清运到位。通过“街镇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,协调督促定时及时清运垃圾,确保垃圾不积压,不遗撒。
全民行动、共领时尚,垃圾分类成效初显。垃圾分类条例实施以来,霍营街道通过广泛宣传、层层发动,辖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有了很大提高,家家户户垃圾分类习惯不断养成,辖区19个社区和644家社会单位全部参与垃圾分类工作,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率达到90%,桶前值守率为90%。
推荐阅读